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刺临漳郡,
荣归总不如,
棠阴三世旧,
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
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
从此照闽墟。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石似之仓部离开漳州的作品。诗人表达了他对石似之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石似之的送别之情。首先,诗人提到自己身处临漳郡,却只能和石似之相见一半的刺,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交往有限。接着,诗人表示虽然石似之有所荣归,但总觉得不如自己,这是对石似之的赞扬和自豪之情。然后,诗人提到了棠阴,这是指石似之的祖先先祖的居所,三世旧的意味着这个家族的历史悠久。而梓里则指的是石似之的故乡。诗人表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之情。接下来,诗人提到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表达了对石似之的赞赏和崇敬。最后,诗人借用依乌带东壁的意象,表示自己将照亮闽墟,即漳州,这是对石似之离开的寄托和祝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石似之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对乡愁和别离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石似之的离开和自己对他的赞赏,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自身的自豪和自信。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思和离别之感。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隰桑已作虾蟆眼,山笋蛙窥虎豹斑。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着身何幸山岩裹,多阅人间百险艰。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後名。惟应托长鑱,寂寞送浮生。
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