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结草庵无宝贝,日劫相陪谁晓会。
只缘穷子不归家,未免出头来捏怪。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这草庵结庐,没有丝毫财宝,
每日与日劫相伴,谁能理解?
只因我是个贫穷的僧人,不回家乡,
不免引来非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石头和尚的佛教僧人,他住在一座草庵中,平淡简朴,没有任何财富或宝贝。他每天都面对着自然的变迁,与日出日落相伴,度过平静而朴素的生活。然而,他的选择却引起了人们的非议和嘲笑。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世俗财富和名利的超越,以及对纯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石头和尚草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诗人通过对比石头和尚与世俗追求财富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呼应了佛教思想中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诗中的"草庵"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尘世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日劫"一词暗示了光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强调了人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和修行的重要性。
诗人同时表达了对石头和尚的理解和赞美。尽管他选择了离开家乡和世俗生活,但他并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动摇,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修行。诗词中流露出一种对石头和尚坚守初心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生活哲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理念。它呼唤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整首诗词通过对石头和尚草庵生活的描绘,唤起读者对于纯朴、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共鸣。
粼粼白水护青田。想真仙。弄清涟。十里香风,吹下碧云天。月在草堂人未寝,松竹暗,水涓涓。夜阑何事悄无言。怨空传。事难圆。欲借寒光,谁与伴清妍。待得凌波人肯住,呼玉笛,劝金船。
雪花白尽沔山头,咽咽冰澌沔水流。不见将军阚如虎,行人犹指定功楼。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七返九还,工夫到後,还我旧时年少。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四大一和合,所以兆我命。及其有损增,遂复制我病。五年过纵心,四大失正定。新岁转盼来,疾应改新证。
身世闲商酒半醺,美人胸有北山文。平交百口悠悠辈,揖罢还期将相勋。
堂成合入辋川图,尘隔香红九轨衢。诗泄骚情风俗老,棋藏活著路头苏。梅黄著雨惊莺染,竹醉薰风倩鹤扶。一片丹青谁画得,吟肠恼断老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