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尚草庵歌,试问参方会世麽。
千万莫将茅瓦比,离钩三寸绰清波。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中文译文:
石头和尚草庵歌,
试问参方会世麽。
千万莫将茅瓦比,
离钩三寸绰清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颂扬了一个名叫石头和尚的僧人以及他居住的草庵。诗人询问其他人是否了解这位参禅修行的和尚。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石头和尚的敬重和赞美。
诗中提到“千万莫将茅瓦比”,意味着人们不应该用世俗的标准来评价石头和尚的草庵。茅瓦是一种普通的房屋屋顶建筑材料,相对来说较为粗糙简陋。然而,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将茅瓦与石头和尚的草庵相提并论,因为石头和尚的修行境界是高深的,不能用常人的眼光来衡量。
最后两句“离钩三寸绰清波”,表达了石头和尚超脱尘世的境界。离钩是指禅宗修行中的一种工具,用于帮助修行者摆脱杂念,达到心境宁静的状态。三寸绰清波则是指禅宗所追求的超凡境界,清波代表着清净、宁静的心境。这两句诗描绘了石头和尚通过禅修达到内心的超然和平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石头和尚的赞美和敬仰,同时展示了禅修境界的高深和超越尘世的特质。这种对修行者的赞美与尊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和禅宗的追求和推崇。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藐予小子衰残迫,惜我先人老寿稀。厚币能牵四皓出,画图幸送二疏归。子玄亘古芬芳史,伯始终身粪上讥。頴叔资深俱已矣,岂无来者判聃非。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
送分迎至苦匆匆,壁立萧骚肯叹穷。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乱离中。生平不作今人调,尔辈焉知国土风。自觉近诗如死树,傍无枝叶更心空。
宝气宵缠北斗间,仙书自把下天坛。误码率缘不是凡心起,月户云窗读字难。
南浦幽栖地,当门罨画开。青山入云去,白雨渡湖来。石润生龙气,川光媚蚌胎。芙蕖三百顷,何处著炎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