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衲被蒙头万事休,九年面壁为迷流。
神光断擘何希有,萨埵投崖饲虎求。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石头和尚在草庵中修行的坚韧与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蒙头衲被万事休,
九年壁面为流迷。
神光断擘何希有,
投崖萨埵饲虎求。

诗意:
这首诗词以禅宗和尚石头和尚在草庵中修行的经历为主题,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坚定的决心。诗中描述了石头和尚戴上蒙头衲被,与外界隔绝,放下一切世俗的事务,专心修行。他在草庵中面壁九年,意味着他将自己封闭在禅修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然而,他并不气馁,仍然渴望体悟神光的存在,追求内心的升华。为了寻求更高的境界,他甘愿投身崖谷,甚至以自身为食物供养虎豹。这种舍己为他人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他对于修行道路的极度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石头和尚在修行中的艰辛和奉献。作者运用了禅宗修行者常见的修行方式,如面壁、闭关等,以突出石头和尚对于内心觉醒的渴望。诗中的“神光断擘何希有”,表达了对于超越形而上的境界的追求,以及追求完全觉悟的决心。而最后两句“萨埵投崖饲虎求”,则展现了石头和尚舍己为他人的精神,以及不惧艰险的勇气。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笔触,传达了修行者对于解脱和觉醒的追求,以及修行道路上的坚定和奉献。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觉醒的渴望,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奉献。这首诗词通过其深远的意义和情感上的共鸣,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饯之余口复到》

    忆昔游河梁,对床三夜语。平生慷慨心,远别颜亦苦。朔风黄叶深,尚记躯车去。君行已映林,我首犹屡顾。重经分手地,物色宛如许。怀人感河山,抚节惊寒暑。别来世事多,琐细不足数。惟有绿林徒,跳梁犹若故。汉南十二州,一半为盗据。向之西来师,猛鸷类熊虎。从以万马群,旌旃

  • 《戏子常携妓见访》

    红英浑似识刘郎,迎笑千株夹路傍。曙色松窗留不得,断云无处觅残香。

  • 《维扬再赠林相士用前韵》

    三数年来已倦游,只缘心迹不相谋。深知我类虞翻相,莫怪人惊雍齿侯。江国旧怀诗一解,吴乡新思酒双投。一番公案重拈出,挑却行包归去休。

  • 《题请息斋六言》

    税驾今吾将老,结庐此地不喧。恐妨蝴蝶同梦,笑傅颠当守门。

  • 《同地歌》

    堂前种黄葵,百结种葵畔。同地不同心,徒令永相见。

  • 《祝英台近(春恨)》

    粉痕销,芳信断,好梦又无据。病酒无聊,欹枕听春雨。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沉水,都是旧、看承人处。久离阻。应念一点芳心,闲愁知几许。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觑。可堪梅子酸时,杨花飞絮,乱莺闹、催将春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