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琼楼未为对,引慈众生增渴爱。
放出沩山水牯牛,荧荧露地难遮盖。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殿琼楼未为对,
引慈众生增渴爱。
放出沩山水牯牛,
荧荧露地难遮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为石头和尚的僧人在他的草庵里度日的情景。他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没有华丽的楼阁,但他用慈悲之心感召众生,使他们增长对佛法的渴望和对慈爱的向往。他像放出牛群一样,释放了来自沩山的清泉,使水牛可以自由畅饮。他的草庵虽然简陋,但荧荧露水的洒落却无法遮盖住他的慈悲行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描绘,表达了佛教中慈悲为怀、无私奉献的精神。石头和尚没有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他的心灵寄托在对众生的慈爱和救度上。尽管他的居所简陋,却能以自己的行动感召众生,唤起他们对佛法和慈爱的向往。诗中的沩山水牯牛象征着慈悲行径的力量,通过释放水牛的束缚,象征着解放众生的痛苦和困扰,使他们能够得到自由和滋润。最后一句描述了露水洒落在地面上,形成荧荧光芒,暗示着慈悲的光芒无法被任何物质所遮盖,它能照亮一切。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慈悲和救度的重要观念,强调了内心的修行和对众生的关怀。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石头和尚的清贫生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所传递的慈爱和温暖。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佛教智慧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对慈悲和奉献的力量产生共鸣。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天女织织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骸垢有苍虏起粟,臂风无力长麻。老夫技养烦消遗,休忤仙姑打察家。
殿后花枝白间红,楼前当道绿杨风。横飞彩槛波光外,倒写朱阑水影中。
相逢未觉道途难,把酒论诗数夕间。磊落胸襟开古谊,从容色笑借和颜。长年役役鱼千里,末俗悠悠虎九关。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
春去休惊晚,夏来还喜初。残芳虽有在,得以绿阴无。
故斸云根带藓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