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满藏医方义,药病相当除五味。
搅草耆婆也大痴,胡言乱拔茎茎是。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十玄谈·演教》
译文:在龙宫中,藏医方义得到充分阐发,药物能够治愈各种疾病。搅拌着草药的老者非常愚昧,他胡言乱抓,将植物的茎茎拔出来。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医药知识的情景。龙宫象征着神秘而深奥的医学知识,它充满了宝贵的医疗方案,能够治愈各种疾病。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一个无知和荒谬的形象,即搅拌草药的老者。他对医学一无所知,胡乱行动,将植物茎茎拔出,暴露了他对于医学知识的无知和愚昧。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龙宫中的医学宝藏和老者的无知来表达了对医药知识的珍视和对无知行为的嘲讽。龙宫象征着高深的医学知识,强调了医学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而老者则代表了无知和愚昧,他的行为被描述为胡言乱抓,无视草药的真正用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了对于医学知识的敬重和对于不负责任行为的批评。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这一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医学知识的价值和对待健康的态度。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好山十里都如尽,更与横排一径松。
北郊征路记前回,三尺惊尘马踏开。新涨忽明多病眼,好风如把及时杯。青黄麦垄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来。游骑不知都几许?长堤十里转轻雷。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乾健坤从,阳风阴阳。迨兹受祉,允也闰况。虞来在下,德物在上,咨时三公,执事无旷。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老眼知人明月竟,时情荐士冷稭灰。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残尊。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