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海中为雨露,穷坑变作珍珠库。
可怜不识夜明帘,打破画瓶无作做。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十玄谈·转位》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烦恼海中为雨露,
穷坑变作珍珠库。
可怜不识夜明帘,
打破画瓶无作做。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使用象征意象,描述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的境界。作者把烦恼比作汪洋大海,以雨露的形式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他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坑穴转变为珍珠库的景象,表达了无论环境如何贫瘠,内心的修炼和觉悟可以使人们获得珍贵的财富和智慧。然而,他也指出了一个令人惋惜的事实,即许多人对于内心的明确觉醒却毫无察觉,就像无法认识到夜晚的明亮帘幕一样。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打破了画瓶却没有实际用途的人的无奈和惋惜。
赏析:
《颂十玄谈·转位》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隐喻的形象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智慧和觉悟。诗中的烦恼海和穷坑代表着人们在世俗纷扰中所遭遇的各种烦恼和贫乏。而将烦恼比作雨露,将穷坑转变为珍珠库则表达了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醒和修炼,可以将困境转化为智慧和财富的主题。这种通过形象的对比和转化来传达哲学思想的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朴素而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人生本质和追求的思考。它提醒人们,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内心的觉悟和修炼才是真正改变命运和获得智慧的关键。同时,诗中对于那些没有认识到真相的人的无奈和悲叹也给人以启示,提醒人们要警惕空谈和虚浮的行为。
总的来说,《颂十玄谈·转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对于智慧和觉悟的思考和追求。它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真谛,启发人们在追求物质和权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智慧的追求。
莫笑一瓢门户隘。任意游行,出入俱无碍。玉殿珠宫都不爱。别藏大地非尘界。东海扬尘瓢不坏。寒暑□移,瑞日何曾改。一住如今知几载。主人不老长春在。
别席惨无言。离悲两相顾。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关山负雪行。河水乘冰渡。愿子着朱鸢。知余在玄菟。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归去乐,归去乐。山上山花红灼灼,山下山酒香漠漠。折花自插还自酌,说渠万贯扬州鹤。乐莫乐兮此一归,禽知我知渊明知。三者之外知者谁,劝君缄吻藏高枝。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