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无心云是道,龟毛兔角非坚宝。
顽空作境是谁安,不体十方源浩浩。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十玄谈·心印》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心印
勿谓无心云是道,
龟毛兔角非坚宝。
顽空作境是谁安,
不体十方源浩浩。
译文:
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
即使龟毛兔角也不是坚宝。
执着于虚无的境界是谁的安身之所,
不能领悟到宇宙间源源不断的力量。
诗意:
这首诗词探索了心境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诗人告诫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固定的心念就能达到真正的道。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能成为宝贵的财富。而执着于虚幻的空境,并不能给人以真正的安定和满足,无法体悟到宇宙间广袤无垠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修行之道的理解。他通过对心境的思考,告诫人们不要轻视微小的事物,因为它们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引用龟毛兔角,强调了物质的微小也能具有珍贵的价值。诗人进一步指出,人们纠结于虚无的境界,无法领悟到宇宙的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广阔的力量所在。这是一种对于心灵修行者的提醒,要超越表面的虚妄,去探索内心的真实和宇宙的奥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思考心境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以及超越虚妄追求真实的重要性。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对于修行者和追求内心平静的人们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问夜夜何其,眷兹灯火夕。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
吏隐金门祗似闲,退朝穷巷懒开关。经年不到公卿宅,五日空随侍从班。禁漏出花寒历历,御泉通市细潺潺。功名未立年犹少,争忍携琴去旧山。
枭徒而不成凤兮,芦种而成荻。此智者之操心兮,受降同乎受敌。
皇皇者凤。通玄知时。萃于山趾。与帝邀期。吉事有祥。惟汉之祺。
日透朱樱明,雨拭白莲净。布席开清樽,授简递新咏。谋乐须及时,养拙聊适性。傅闻度辽师,铠甲冒暑盛。
南北风烟即异方,连峰危栈倚苍苍。哀猿咽水偏高处,谁不沾衣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