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为唱玄中曲,涧水相知音韵足。
唯有伯牙欲露机,断弦深意无人续。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十玄谈·一色》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殷勤为唱玄中曲,
涧水相知音韵足。
唯有伯牙欲露机,
断弦深意无人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传统音乐的思考。作者将自己比喻为伯牙,伯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琴师,他的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伯牙便断弦不再弹琴。诗中的"殷勤"描述了作者对玄妙音乐的热情,"涧水相知音韵足"则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的共鸣和琴音的丰富,说明他的琴音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和境界。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伯牙欲露机,断弦深意无人续"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意境。伯牙断弦的深意无人能够续接,暗示了传统音乐的逐渐失传,以及作者对于传统音乐的担忧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诗词形式,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传统音乐的珍视和忧虑。作者通过"殷勤"和"涧水相知音韵足"的描写,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琴音的优美。然而,"唯有伯牙欲露机,断弦深意无人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音乐的担忧和悲伤。整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首诗既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吁,具有一种哀愁和忧伤的意境。
春被山颠与水涯,尽供物料入诗家。陆刘近世升沉异,一为梅花一杏花。
店远鸡声近,月斜人影长。再三谢风露,拜赐一天凉。
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