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十玄谈》

一一,恰似太虚经鸟迹。
色即是空空不空,度日长吹无孔笛。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十玄谈》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印肃创作。这首诗词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禅宗思想。

诗词通过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景象,描述了一只鸟在虚空中飞翔的轨迹。这种描写方式把观察到的景象与禅宗的境界相结合,通过对鸟的轻盈飞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中提到“色即是空空不空”,这是禅宗的核心观念之一。它表达了一种对现象世界的深刻洞察,即所有的事物都是瞬息即逝的幻象,没有真实的实体。这种观念一方面呼应了佛教的空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禅宗追求觉悟和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

诗中还提到“度日长吹无孔笛”,这句话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短暂。它暗示了一种无常和虚幻的存在,就像吹奏一支没有孔的笛子一样,没有声音产生。这种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强调了人们应当珍惜当下、超越物质欲望的思想。

总的来说,《颂十玄谈》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禅宗哲理融入诗词之中。它以鸟的飞翔和现象世界的虚幻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在表达禅宗思想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 《秋怀十首》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

  • 《和林子长韵二首》

    我老倦吟哦,君诗如渊明。秀句出閒暇,熏然有余情。寒深雪意浅,颇厌十日晴。东邻买婵娟,一斛明珠轻。借我一面看,诗人岂狂生。

  • 《颂古二十七首》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

  • 《刘文潜以荔子并诗见寄》

    十里为一候,奔腾南海来。封章伯游切,诗句少陵哀。异县岁月改,前年霜雪摧。筠笼今远寄,珍重手亲开。

  • 《咏松》

    林高动轻籁,云静天无风。缥缈笙空下,依稀鸾佩逢。

  • 《醉落魄》

    时光盛逼。杯盘渐渐来收拾。主人便欲连客。末后殷勤,一著怎生得。来时便有归时刻。归时便是来时迹。世间万事曾经历。只看如今,无不散筵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