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女天明戴帽归,一身浑著六铢衣。
喃喃解说非声舌,生得儿来叫阿姨。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十玄谈·回机》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回机归来过天明,
戴着帽子的石女子。
默默地解说无声舌,
生下儿子称呼阿姨。
这首诗以一位戴着帽子的石女子为主题,描述了她在天亮时归来,并且默默地解说,却没有声音。最后一句提到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称呼她为阿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种深邃的诗意。石女子戴帽归来,象征着她的归家和重返人间的旅程。她默默地解说,却没有声音,暗示了她的言语无法表达或被限制。这种无声的解说可能是指她以某种方式与人们交流,却不依赖于口头语言,而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和感情。
最后一句中提到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并称呼她为阿姨,表明她在人世间扮演着母亲的角色。这句话可能含有一种讽刺或反讽的意味,暗示了这位石女子的独特身份和角色。
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神秘而引人深思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在诗意和意象上的独特创造力。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沉思和对人生、存在的思考。这首诗词留下了许多解读的空间,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地卷天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
磨垄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照物之余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古帝修文德,蛮夷莫敢侵。不知桃李貌,能转虎狼心。日暮边风急,程遥碛雪深。千秋青冢骨,留怨在胡琴。
欹檐积雨苔生瓦,陋巷人稀泥及门。坡下牛羊来远墅,舍旁麻◇接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