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叔规》

凤台却望桑麻川,残僧孤客同一年。
我穷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袜青行缠。
松楠阴阴水边寺,一饷欵寻香火缘。
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
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
时于连床乞被卧,睡到日午钟鱼传。
今朝别我眉色好,得得西谒骑鲸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独有此老无人怜。
更须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谭夜禅。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叔规》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台却望桑麻川,
残僧孤客同一年。
我穷自取君更苦,
只有布袜青行缠。

松楠阴阴水边寺,
一饷欵寻香火缘。
笔端落尽蔬笋气,
胸次不留荆棘田。

穷冬衣褐露黑肘,
半夜风雪寒诗肩。
时于连床乞被卧,
睡到日午钟鱼传。

今朝别我眉色好,
得得西谒骑鲸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
独有此老无人怜。

更须南去共舟楫,
竹火江茶谭夜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好友叔规的情景。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现了叔规的贫困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境遇。诗中描绘了一位残疾僧人和一个独自旅行的客人,在同一个年份相遇。诗人自称贫穷,但他认为自己的困境与叔规相比更加艰辛,因为他只有一双布袜作为行走的依靠。

诗中提到了松楠树阴下的水边寺庙,暗示着寺庙的宁静和幽雅。诗人为寺庙献上一份微薄的捐献,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尊重和追求。他的笔端流露出农田里蔬菜和笋子的气息,表明他内心深处没有留下世俗的棘刺。

诗中还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衣褐破旧,露出黑色的肘部,半夜里风雪侵袭着他寒冷的肩膀。他只能在连床上乞求一层薄被,直到日午时分,僧人敲响寺庙的钟声,传达时间。

然而,在今天的离别中,诗人发现叔规的神情更加愉悦动人。他相信叔规已经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了骑鲸仙人的伴侣。诗人自嘲地表示,自己已经老去世俗涂炭,只剩下这样一个无人怜悯的老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们必须一同南下,共同乘船离去的意愿。他们将一起度过江上的茶谭之夜,点燃竹火,进行夜间禅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贫困和孤独的境况,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内心宁静的渴望。通过对寺庙、自然景观和禅修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向往。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关系的思索。

  • 《塞上曲二首寄大中丞张肖甫》

    侦骑飞来夜探胡,为言城下五单于。宛驹市得红罗去,拜舞军前唱把都。

  • 《金陵》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有观空鳷鹊。无台栖凤凰。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

  • 《题龙潭石》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 《句》

    玉露精神山合沓,溪成文字水横斜。

  • 《花落》

    迎风啸未已,和雨落穀穀.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 《句》

    门因好客时时扫,窗为看山面面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