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吾游地,因君思又飘。
水花香外雨,沙鸟梦边潮。
载洒浮官舫,吟诗上驿桥。
三高祠下过,为赋楚辞招。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送帅初游浙西》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下吾游地,因君思又飘。
我从吴地向西方漂泊,因为我思念君王。
水花香外雨,沙鸟梦边潮。
水面上的波浪洒起花雨,沙滩上的鸟儿伴着潮声入梦。
载洒浮官舫,吟诗上驿桥。
坐在轻盈的官舫上,洒下犹如细雨的才情,漂泊至驿站桥头吟咏。
三高祠下过,为赋楚辞招。
经过三座高耸的祠堂,我受邀为写楚辞作品而驻足。
这首诗描述了舒岳祥送别帅初游浙西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因思念君王而漂泊吴地的心情,同时描绘了旅途中的景物和所感所想。水面上的波浪洒起花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沙滩上的鸟儿和潮声则在诗人的梦境中回荡。诗人坐在船上,洒下才情如细雨,漂泊至驿站桥头吟咏。他经过了三座高耸的祠堂,这些祠堂可能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也可能是为了表达对神灵的敬仰。最后,诗人受邀为写楚辞作品而停留,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造诣。
这首诗词情感丰富,描写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君王的思念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通过描写水面的水花、沙滩上的鸟儿和潮声,以及行船、吟咏和经过祠堂的场景,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和旅途中的愉悦感。整首诗抓住了时代背景和诗人内心的交织,以细腻的笔触传递了情感和思考。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