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凛凛剑锋寒,函盖乾坤绝自观。
堪笑天龙无可说,示人祗在指头端。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四宾主》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挥剑为主题,通过描绘剑锋凛凛、遍及乾坤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崇高的气魄和精神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挥动剑锋凛凛寒,
覆盖乾坤自观察。
可笑天龙无言说,
示人神妙在指端。
诗词的诗意:
这首诗以剑为象征,通过形容剑锋的冷峻和无所不在,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的赞美。剑锋的凛凛寒冷让人感受到一种威严和力量,它的影响力遍及整个天地。诗中提到的“天龙”指的是天上的神龙,它无法言说,因为无论怎样的语言表达都无法完全传达其中的奥妙。相比之下,人类的智慧和神奇就在于指尖,通过手指的动作和指示,人们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诗词的赏析:
《颂四宾主》以剑为主题,通过对剑锋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感受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剑锋凛凛寒冷的形象给人以庄重和威严之感,同时也凸显了剑的力量和影响力。作者通过将剑锋比喻为能够覆盖乾坤的自观察工具,表达了对智慧和洞察力的赞美。在最后两句中,作者以夸张的口吻讽刺了天龙的无言,强调人类的神奇和智慧在于指尖,通过手指的指示,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整首诗通过对剑的形象描写和对人类才能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崇高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总的来说,《颂四宾主》通过对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人类智慧的赞美。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辩证思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玉腕腾云黑雾开,穆王八骏始驽骀。逸气飘遥长不已,重闻汗血下天来。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存慧侵。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磥砢擎云十丈松,冰髯不剪照珑松。晓窗明眼山前雪,犹似巡檐看玉龙。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