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四明汪文子》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盛经生少,
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
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
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
短句送归辕。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四明汪文子为主题。诗人描述了文子年少时才华横溢,但官位却轻微,而世间的举子却很多。文子将远离家乡从事艰辛的役务,诗人不禁忧心忡忡。在临行之际,诗人与文子相聚,谈论一些微小的话题,共同度过美好时光。残余的寒冷和春雨似乎在留恋着诗人,而新的忧愁则在夜晚的酒杯中升起。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以文人的身份来描绘这些情感,只能用简短的诗句来送别文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文子的关切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文子的才华与官位的轻微进行对比,凸显了文子的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诗人的忧心忡忡和对文子远行的关切之情通过“谁能堪远役”一句表达出来。诗中出现的“残冻留春雨”和“新愁起夜樽”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忧伤氛围。最后,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用华丽的辞藻和长篇大论来表达对文子的送别之情,以简短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具有浓郁的离愁别绪。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_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