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唯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
老病手疼无那尔,却资年少写风骚。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送胎发笔寄仁公》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齐己。诗中表达了作者送给好友仁公一支胎发制成的笔,并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胎发”指的是生在胎儿初生时的头发,由于新生婴儿的头发非常柔软且细薄,如同毛发,所以被用来制成书写工具。这支胎发笔好似把一个人的生命和灵魂寄托其中,在作者眼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诗中一开始说“内唯胎发外秋毫”,指的是胎发的柔软与秋毫的细小,从而对比出胎发制成的笔的价值。接着诗人说“绿玉新栽管束牢”,绿玉是指胎发笔,新栽表示它的珍贵与新鲜,管束牢意味着它被收藏得非常精心。
诗中还提到作者自己的老病和手疼,但他仍然能够写下风骚洒脱的诗篇。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即使面临困难和岁月的侵蚀,他仍然坚持写作,展现出一种无法被年岁等因素束缚的精神。
《送胎发笔寄仁公》通过胎发制成的笔寄托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并以此表达了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渴望。诗中描绘了一种意境,即便身体衰老,但内心中的“年少”和“风骚”仍然存在,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创作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个微小的物件寄托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以及自我表白,传达了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情和精神追求。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