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
黄鹄排赤霄,垂翅一再举。
御厨赐食紫驼峰,情多犹忆马夹柱。
依然梦断四明山,花信风里怜梅雨。
潮平驩喜浪婆儿,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坛守赴阙》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
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
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
信美之乡是吾土,
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
黄鹄排赤霄,垂翅一再举。
御厨赐食紫驼峰,
情多犹忆马夹柱。
依然梦断四明山,
花信风里怜梅雨。
潮平驩喜浪婆儿,
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坛守赴阙的情景。诗人以江南士人轻视吴会(指江南地区的宴会)来比喻当时的局势,正如长安和洛阳的宴会争论宾主之位一样。然而,自从九州(指中国)的花开放一天以来,人们不再关心这些争论。
诗中提到明州太守江南英,他认为美丽的江南是他的家乡,不要说只喝甬水就没有情感。黄鹄排开翅膀,一再飞翔,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还提到御厨赐食紫驼峰,这是指宴会上供应的美食。诗人多情地回忆起马夹柱(地名)的美食。他仍然梦见四明山(地名),在花信和风中怜梅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潮平(指潮州)的喜悦和对江上新城的向往,他鼓励浪婆儿(指船夫)不要错过划船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诗人以江南士人轻视吴会的比喻,暗示了时代变迁和人们对于权势争夺的冷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地名,展现了诗人对美食、山水和家乡的深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北俊南孊气不同,少能炙轂老能聪。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之际,可令歌以酹我否何地无溪祗欠人。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优游尔,聊以遂吾身。陶令赋归辰。未尝轻出入,犯风尘。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长鹤展轻翮,远栖松桂林。故宇入清梦,盘盘亦苦心。中林风月赊,十亩团幽阴。林下有奇士,绕树从之吟。
角声催晓。斗帐美人初梦觉。黛浅妆残。清瘦花枝不奈寒。匆匆睡起。冷落余香栖翠被。何处阳台。雨散云收犹未来。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我爱西湖湖上路。万顷沧波,河汉连天注。一片寒光明白鹭。依稀似我登临处。报答溪山须好语。痛饮高歌,何必骑鲸去。环舍清阴消几亩。无人肯辨归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