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登甲选,从事又东藩。
地与淮流绝,城连海气昏。
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
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同年张正臣赴海陵幕》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早年登上了甲科进士,后来又被任命到东南边陲。这个地方与淮河相隔,城市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这里有美丽的山峦,为我提供了灵感与写作的素材,闲暇时我喜欢品味美酒。我多次撰写了太平盛世的策论,现在我即将返回京城,向皇帝奏上我的建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强至早年的经历和职务,以及他将要离开东南边陲返回京城的情景。诗人赞美了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和对闲暇生活的享受。他还提及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为太平盛世作出的贡献。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豪迈和自豪的情感。
赏析:
《送同年张正臣赴海陵幕》展现了强至诗人旅居东南的生活和他的政治抱负。诗人通过描绘东南边陲城市的气氛和自然环境,展示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对太平盛世的追求,彰显了他的抱负和自豪感。
诗中的"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则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他为太平盛世所做的努力。整首诗情感豪迈,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自豪之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时代背景。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经历和政治抱负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示了强至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理念。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窘墙堵之伏潜兮,登斯栖以遐观。匪吾居之为隘兮,乾坤曶其盂盘。仰攀甍而拊楯兮,宇旷旷而益宽。彼何大而能舒兮,吾何眇而莫闲。霜肃垄而木枯兮,潦收窦而泽干。蓬鸣野而相追兮,呑海水而天寒。左睇兮城闉,右盼兮林坰。商贾纷其书合兮,陶冶蓊其烟兴。之罘杳以在东,双柏近而
君恩山岳重,汝命鸿毛轻。
晋宋齐梁几帝陵,土堆谁解有英灵。三台五省纷纷改,惟有钟山只麽青。
东篱数业菊,已著金粟蕊。重阳能几时,使我日屈指。向来陶渊明,勿谓今已矣。我欲置樽酒,采之杂浮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