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只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九卿初命亚三司,
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
东舟只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
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
共疑今事胜当时。
中文译文:
九卿初蒙命令担任副三司,
官场上的同僚们都仰慕你作为老师。
你将在南方的朝廷回复任命,
而东方的船只将携带你的旧书和诗作归家。
在汉朝的殿廷中送别宾客时,没有佳句可言,
而你归途中的行装却显示出财富的积累。
回首看向过去的千年,我们看到了范仲淹的草书,
大家都怀疑现在的事情是否比过去更加出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送别王大卿的作品。王大卿是王安石的学生,初次受命担任副三司之职。诗人表达了对王大卿的赞扬和祝福,他在官场上备受尊敬,被认为是众人的良师益友。
诗中提到了南阙和东舟,分别象征着朝廷和归乡。南阙是指朝廷的殿阁,新印绶代表着新的官职,这意味着王大卿将在朝廷中有更高的职位和责任。而东舟载着旧书和诗作回乡,暗示王大卿重归故里,回到家乡的田园生活。这里展现了诗人对王大卿未来和归家的祝福。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描述了送别宾客时所缺少的佳句,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无奈。然而,王大卿归途中的行装却显示出他的财富积累,这揭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就。这种对比也让人们对官场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产生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诗人回首千年,看到了范仲淹的草书,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草书被认为是行书的典范。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伟人的景仰和敬意。然而,诗人同时也怀疑现在的事情是否比过去更加出色,这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反思和质疑。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大卿的送别和祝福,通过对官场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思索。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表达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大假合非虚妄,儱儱侗侗为二相。东西南北不相知,留与衲僧作榜样。
能棋好饮一道士,醉墨狂吟二谪仙。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古来豪杰皆如此,谁拂尘埃为惘然。华发郎官才调美,更将新句续遗篇。
剪断万丝头,工夫已成片。针劄不入处,为渠通一线。
献陵当年筑寿宫,君王鞭石走石工。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死生昼夜须臾在,霹雳一声辞大内。遗舄人疑黄帝弓,自敛金衣抟大块。不将玉斧修天门,不引玉液通天源。营骨炼形水银海,至今龙蛰明珠浑。何当疾雷飞猛雨,雨淋龙髯小臣负。昔日殷勤筑夜台,于今直是冲霄路。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霸业衣冠事莫论,秦淮潮汐自潺湲。新诗必有江山助,故国应无乔木存。宅施鸡园钟阜远,塔藏鸟爪道林尊。登临怀古情何限,想对三茅忆弟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