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王大校书》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送王大校书》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写信送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王大校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不舍之情。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王大校书》中文译文:
从泉嶓冢泛舟而下,流经汉川地。
那位桑君有意相请,解开船绳我开宴。
从此云雨相别离,临林之畔情意悠远。
尺书不忍吝惜,时时望着鱼儿传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孟浩然与王大校的离别场景。诗人从嶓冢泛舟而下,经过汉川,前往目的地与王大校见面。桑君是位好友,他热情邀请诗人前来开宴,为他送行。离别时的云雨,使得临林之地的情意更加隐晦、深远。诗人写信不吝惜加上短信重要,每时每刻都期盼着王大校的来信,如同鱼儿跃过江河传递着思念。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留恋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惜别之情。通过描写航行、山水和云雨等自然景物,诗人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以诗人的眼目、行径以及望鱼之情作为主线,细腻地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凄凉。同时,通过描绘江河、山林等大自然的景色,使整首诗有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意味,使得诗词更具有艺术价值。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