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使星入蜀动佳占,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作品评述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使星入蜀动佳占,
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
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
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
前旌已在百花潭。

中文译文:

送王端材前去宣谕属官入川

使者的星辰进入蜀地,预示着吉祥的征兆,
幕府中的谋士是重要的参谋人员。
天下充满了战争和纷争的岁月,
朝廷的根本在西南地区。

一路经过九重山折,不要回头看,
考虑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小心驻骖(古代的一种马匹)。
想象着梅花的黄色在飞雨中绽放,
前方的旌旗已经在百花潭(地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朱翌所作,题为《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诗中通过送别王端材出使川地的场景,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边疆重要性的思考。

诗的开篇以星辰入蜀为象征,暗示王端材此行将带来吉祥和顺利。幕府中的谋士也显得非常重要,他们是参谋决策的关键人物。

接着,诗人描述了连绵岁月的战乱和纷争,表达了这个时代的动荡和不安。然而,朝廷的根本在西南地区,暗示着西南是朝廷的重要根据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王端材艰难的旅程。九重山折象征着困难重重,诗人劝告王端材不要回头,要坚定地前行。在处理事务时要三思而行,谨慎驻骖,体现了作者对王端材的期望和嘱咐。

最后两句以梅花黄色在飞雨中绽放为比喻,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前方的旌旗已经在百花潭,预示着胜利和荣耀的到来。

整首诗以别送为主题,通过对王端材前往川地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重要战略地位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深度。

  •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昭见精衷,灵承端命。青帝姑怀,神禖储庆。祚以蕃昌,协于熙盛。螽斯众多,流于雅咏。

  • 《次欧阳少逸韵呈雪庭禅师》

    吟得秋声满院凉,不知六月有骄阳。禅心已是空诸相,无奈瓶花故故香。

  • 《春日杂兴》

    鹤骨崭崭疾未瘳,怯行山亦倦登楼。久知老去自当尔,自入春来雨不休。虚器甚惭居士屩,实封难觅醉乡侯。小迟须有佳晴日,待试山翁已健不。

  • 《初冬有感》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碌碌不成千载事,駸駸又见一年徂。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 《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