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多少分曹掌秘文,
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
每到城东忆范云。
诗词中文译文: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多少分曹掌管秘密的文书,
洛阳的花雪梦境随着你离去。
我会确切地明白何逊受缘何联句之感,
每一次到了城东都会想起范云。
诗意: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王十三的送别之作。王十三是唐代洛阳的一位官员,他被调任到别的地方,这首诗是李商隐向他表达分别之情。诗中描绘了洛阳的风景与记忆,以及与王十三之间的友情。
整首诗以洛阳为背景,洛阳是唐代著名的都城,被誉为东方巴黎,以花雪闻名。诗中描绘了洛阳的花雪飘落的情景,与作者的梦境相连。通过描写花雪与梦境的关联,表达了诗人与王十三之间的羁绊和离别之感。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何逊和范云,这是两位古代的文学家。诗人说自己会明白何逊受到了什么影响而产生词句,每到城东就会想起范云的诗句。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文人的敬佩与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的描绘以及诗人与王十三之间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巧妙地将洛阳的花雪景色与诗人的梦境、思念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感染力。
诗的结构简洁而紧凑,行脚韵部位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洛阳的描绘,诗人将自己与王十三的友情与洛阳的风景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切而温暖的感受。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文学和诗词的热爱。通过描绘洛阳的花雪以及诗人与友人的羁绊,展现了作者深切而复杂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