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天书两紫泥,朝持使节暮征西。
关中父老攀旗尾,阃外偏裨望马蹄。
行色欲侵边雪散,威声先压塞云低。
情勤佳客双延辟,令肃强兵倍训齐。
城堡此时归镇静,朝廷自昔重招携。
坐收勋叶光彝鼎。
入拜恩私宠介圭。
文武兼才缘已试,父兄前烈不难跻。
却惭主帅经三易,幕府徘徊守故栖。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王夕拜移帅庆阳》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使节离京、征途西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王夕拜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中的"一月天书两紫泥"暗指纸笺,表明使节的文书已经准备好,等待出发。"朝持使节暮征西"揭示了使节白天在朝廷履行使命,夜晚则奔赴西方边疆。"关中父老攀旗尾,阃外偏裨望马蹄"描绘了关中百姓攀爬城墙,望着远去的使节和马蹄声,体现了人们对使节任务的重要性和期待。
"行色欲侵边雪散,威声先压塞云低"表达了使节所到之处,即将行进的行军队伍,使得边疆的积雪也被踏散,威声压过阵阵乌云,彰显了国家的威严与军队的威力。
"情勤佳客双延辟,令肃强兵倍训齐"表明使节在边疆招待了贵宾,并且以亲切的态度邀请他们一同前往朝廷,加强国家的统一和军队的训练。"城堡此时归镇静,朝廷自昔重招携"表明城堡此刻归于宁静,暗示使节的任务将会成功完成,朝廷一直重视他的才能和贡献。
"坐收勋叶光彝鼎,入拜恩私宠介圭"表达了使节在征战中所获得的荣誉和奖赏,体现了朝廷对其的赞赏和嘉奖。"文武兼才缘已试,父兄前烈不难跻"表明使节既有文才又有武艺,已经通过了朝廷的考验,同时也让人想起他的父兄们为国家做出的前烈功勋。"却惭主帅经三易,幕府徘徊守故栖"表达了使节对自己多次更迭主帅的身份感到惭愧,以及在军中徘徊不定,守望着旧地的心情。
通过这首诗,强至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使节的使命和责任,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王夕拜的敬佩,同时也反映了边疆战事的艰辛和使节在其中所承担的压力和期望。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身落江南不自悲,正欣梅也可供诗。纷纷桃李胡为者,政似当年蔡克儿。
台殿曾为贵主家,春风吹尽竹窗纱。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静里乾坤不计春,非非是是任纷纷。醒原醉白今何在,云外青山山外云。
在宋五世,天子神明。群公奉册,酡扬鸿名。金笔煌煌,遹昭厥成。思皇多祜,兴天同声。
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瓮下是成真逸,醉令人思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