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黄州终始宋名臣,载世逢时见裔孙。
赐第中宸跻甲等,迁官京寺出殊恩。
文章已复光儒馆,风节应须继祖门。
坚请麾符知有意,聊将慈惠振元元。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彦祖学士的美好祝愿和送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州终始宋名臣,
载世逢时见裔孙。
赐第中宸跻甲等,
迁官京寺出殊恩。
文章已复光儒馆,
风节应须继祖门。
坚请麾符知有意,
聊将慈惠振元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颂送别王彦祖学士的作品。苏颂在诗中称颂王彦祖是宋代的名臣,他的才干和品德得到了时代的赏识,而且他的后代也在适当的时候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王彦祖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忠诚的奉献而被封赐高官,并且在京城的寺庙中受到特殊的嘉奖。他的文章已经在儒学馆中发光,他的风节应该继承祖先的门风。苏颂坚定地请求皇帝知道他的用意,并希望皇帝能以慈悲的心情振兴王彦祖的家族,使其名声永远流传。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王彦祖学士的功绩和才华,表达了苏颂对他的敬佩之情和美好祝愿。诗中展现了对王彦祖家族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并且得到皇帝的恩宠和支持。整首诗词充满了对才德兼备的忠臣的赞美和送别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王彦祖的崇高评价和对他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词言简意赅,用字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王彦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过赞美王彦祖的才华和品德,诗词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臣的重视和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才德兼备的官员的期待和希望。整体风格庄重而又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治国方略和人才选拔的思考和关注。

  • 《醉乡》

    三宿酣神酎,乡名因此呼。山中千日者,自合是仙都。

  • 《苦雨》

    连月奔趋祷雨坛,即今积雨厌蒙漫。苍天信自有时漏,后土不知何日乾。坐想田畴沦沼沚,忍闻升合换罢纨。纵阳援溺知无术,惭愧身为抚字官。

  •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

  •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 《苕溪杂兴四首》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 《松菊堂读史五首》

    吾慕斯人不以官,会昌一梦中兴间。何须更作穷愁志,秋雨长时睡正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