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
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包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融之子,与弟佶齐名,世称二包。登天宝进士第,大历中,为起居舍人。诗一卷。
诗词:《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朝代:唐代
作者:包何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
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中文译文:
随近随远,从事王家政务,南行途中每处都有经过。
手执着白色的霜笺,内心却关注着夏天青翠的苗苗。
回飞的雁儿将书信传递,预计会有回音,孤愁的猿猴在夜晚时不时地呼啸。
因为您奉命前往边远之地,那里的特产将尽数送到庭院中。
诗意与赏析:
这首唐代包何的《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表达了诗人对韦侍御使命的送别和祝愿,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人以“近远从王事”开篇,暗指韦侍御受命从事重要的国家政务,而他将远赴江岭各道,催收青苗钱,以支持农田事务。诗人将韦侍御的使命置于背景中,透露出作者对其忠诚尽责的态度。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把韦侍御的形象描绘得朴实而高尚。手执着霜白的笺纸,象征着他的清白无私。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却牵挂着夏天的青苗,表现出对农业的重视和关心。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揭示了诗人对韦侍御的希望和祝愿。回飞的雁儿传递消息,预示着使命会得到圆满的完成,并且会有回音,而愁猿的呼声则象征着长时间的思念和期待。
最后两句“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表达了诗人对韦侍御送别时的感慨。因为韦侍御奉命前往边远之地,带去了皇家的指示和需求,那里的物产将会送至庭院,体现了诗人对韦侍御使命的肯定和对其归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韦侍御的形象、祝愿和送别,将人物与自然、命运相融合,抒发了作者对忠诚和国家责任的赞美,以及对远行者的关切和期望。
江南多佳山,骈首闯城郭。缅怀在坦夷,要使一见廓。邦侯王事馀,幽致到丘壑。散策占城阴,含睇及民瘼。爱此郊原平,膴膴富耕穫。飞观鯈下临,丹碧荡霄堮。野色四座浮,胸次潜领略。千畦云弄黄,岁事初不恶。斗酒行劳农,欢谣入酺醵。胜地恶发挥,波神覆为虐。萧辰谁与娱,一笑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真香庭院悄。前事杳。还嗟此景何时了。莫道难逢开口笑。夜游须趁人年少。光泛雕栏寒料峭。迂步绕。不劳秉烛壶天晓。
阿翁莹彻八窗冰,独爱春郊画有声。正鮆肥桃涨暖,欲河魨上荻芽生。惊雷破柱眠逾稳,明月中庭酌屡更。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裹槊齐横。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吹箫人去行云杳。香篝翠被都闲了。叠损缕金衣。是他浑不知。冷烟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犹自软心肠。为他烧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