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十年曾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怪来迟。

作者介绍

苏洵(一○○九~一○六六),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年二十七,始发愤爲学,举进士,茂才异等皆不第。仁宗嘉祐间,得欧阳修推誉,遂知名。爲秘书省校书郎,灞州文安县主簿。与姚闢同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五十八。着有文集二十卷,传世有《嘉祐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苏君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苏洵诗,以明嘉靖太原府刻《重刊嘉祐集》十五卷爲底本(存诗一卷),校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巾箱本《嘉祐集》(简称四部丛刊本)、清康熙邵仁泓刻《苏老泉先生全集》(简称康熙本)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是苏洵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十年曾作犍为令,
四脉尝闻愍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
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
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
南公应已怪来迟。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洵送别吴待制(官职名)去知潭州的作品。苏洵曾担任犍为县的令(官职名),十年间一直关注并感慨于时人的平庸之作。他赞叹才华高超的人应该担任重要官职,能够忠诚地劝谏君主,为国家出征。苏洵期待会稽和冯翊两地的才俊能够得到重用。他惋惜自己离开犍为县的日子已经不多,因此南公(指吴待制)可能已经对他迟迟未来造访而感到奇怪。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洵对才华横溢的人才的赞叹和期望,以及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他认为有才华的人应该在政府中发挥作用,为国家尽忠职守。苏洵关心会稽和冯翊两地的人才,并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机会施展才华。整首诗词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苏洵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

  • 《题旌忠庙次王龟龄韵》

    睢阳截然当贼中,婴城既久粮食空。矢死不降有二公,更史皎皎书其忠。国家涵养自建隆,上至鹓鹭下罴罴。一节一义皆获通,无不昭然简宸衷。建炎多难谁奋躬,开门纳降何匆匆。达官尚尔况困穷,嗟嗟唐侯一何雄。抽砖击敌甘命终,愿以颈血污刃红。精诚贯日亘云穹,上彻九重达尧聪。

  • 《姑苏杂咏 齐云楼》

    境临烟树万家迷,势压楼台众寺低。斗柄正垂高栋北,山形都聚曲栏西。半空曾落佳人唱,千载犹传醉守题。劫火重经化平地,野乌飞上女垣啼。

  • 《赠隐僧》

    禅居既高静,道气尤凄清。不褒市朝路,深谙猨鸟情。田衣联槲叶,山火燎松明。自说归栖后,柴门罢送迎。

  • 《华清宫》

    休罪明皇与贵妃,大都衰盛两相随。惟怜一派温泉水,不逐人心冷暖移。

  • 《春早寄华下同人》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青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镇相仍。

  •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