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臼荒凉旅鬓斑,经年索米住长安。
囊中卖赋金都尽,衣上悲秋泪不干。
客路飘蓬殊未定,侯门置醴岂成欢。
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送吴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井臼荒凉旅鬓斑,
经年索米住长安。
囊中卖赋金都尽,
衣上悲秋泪不干。
客路飘蓬殊未定,
侯门置醴岂成欢。
担簦忽起东游兴,
庭树西风昨夜寒。
中文译文:
荒凉的井臼,斑白的旅鬓,
多年来只能在长安市里索要米饭。
囊中的金钱都用来卖诗作,
衣袖上的悲秋泪水干不了。
漂泊的旅途仍未决定,
宅院门前摆放的醴酒怎能带来欢乐。
担簦突然升起东方游子的兴致,
庭院中的树木在昨夜被西风凛冽吹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居他乡的诗人的心情。诗中的主人公吴航经历了许多困苦和辛劳,他的井臼已经荒凉,年岁增长使他的鬓发斑白。多年来,他只能住在长安城里依靠向人讨要米饭过活。他的囊中金钱都用来卖诗作,但这些钱已经用尽了。他的衣袖上洒满了他悲伤秋天的眼泪,但眼泪却干不了。
诗人隐约透露了吴航在旅途中的不安和迷茫。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旅途方向,不知道未来将去何处。他在贵族门前见到摆放的醴酒,意味着贵族们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而他却无法享受到这种欢乐。然而,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内心的东方游子的兴致被激发起来,他的心灵产生了一种无法抑制的东方之情。诗的最后两句描述庭院中的树木在昨夜被西风吹得凛冽寒冷,暗示着诗人身临的环境的严酷和艰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忧伤,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坚韧和对东方的向往。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物描写和对情感的表达,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将病骨犯烟波,厌听蓬窗雨作魔。一枕僧房得安梦,受恩真是不须多。
二乘精进勿道心,南宗北祖乱纷纭。虽是善困招恶果,几时解得见天真。
秋风泼泼咸阳道,渭浦千霜白秋草。秋草秋风暗古城,行人犹说西京好。西京宫阙郁崔嵬,紫阁终南相向开。建章长信飞尘杳,千门万户华阳回。地底灵符生宝玉,天中王气夹风雷。翠华銮辂乘春令,皓齿青娥艳落梅。青娥如花复如雪,含情含态可怜绝。鸳鸯比翼兰塘水,凤皇双栖上阳阙。
踏梅聊尔过江西,月里渔竿冷插溪。料想故园春事好,乱花深处听莺啼。
水花分堑弱,山木抱云稠。更宿招提境,还同惠远游。
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