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吴季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吴季野,
言辞必须有规矩,
没有规矩就没有言辞。
强行言辞若无补益,
与秋虫喧嚣又有何异。
君行走蜀道艰难,
却不厌倦轻轩的治理。
母亲去世未能回归故土,
女儿长大却未曾出门。
谁能为此付出努力,
辛勤地游走于墙藩之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吴季野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探讨了言辞的规范和有效性。诗人认为,言辞必须有规矩和准则,否则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强行言辞而没有实际效果,就像秋天的虫鸣一样喧嚣而无用。诗中还描绘了君行走蜀道的艰辛,但君子却不会厌倦轻轩的治理。此外,诗人还提到了母亲去世未能回家和女儿长大未曾出门的情况,表达了对家庭困境的关切。最后,诗人呼吁有人能够为这些问题付出努力,辛勤地游走于墙藩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吴季野的送别,诗人展示了对规范言辞和有效沟通的重视。诗中的比喻和对比,如秋虫喧嚣和轻轩治理,增加了诗词的形象感和艺术性。此外,诗人还通过提及家庭困境,呼吁社会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若更花解语,却解使人愁。
昨日曾来把酒卮,隔宵已过菊花期。回头一笑成陈迹,不独秋香有盛衰。
住在壶中小有天,故山猿鹤作忘年。云归每失碁盘石,人去不生凡灶烟。肯信玉华空有洞,自贫黄粟便无仙。我来立尽斜阳暮,犹撚吟髭风月边。
暮云朝翼与心飞,白首何堪客子衣。潮去潮来无远迩,江南江北有从违。庙堂慎用太平策,畎亩先知祸乱机。一唱式微肠九断,微乎微乎我同归。
三神山中隔凡尘,箫鼓喧阗午夜声。十里绮罗开翠幕,一天星斗不层城。也知故国风光丽,尤喜新元谷价平。衰朽尚容陪二妙,不妨欹侧到天明。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