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多病独登台,知有归日眉放开。
功名富贵何名道,且赋渊明归去来。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送吴显道五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百年多病独登台,
知有归日眉放开。
功名富贵何名道,
且赋渊明归去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朋友吴显道的送别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发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吴显道的送别。吴显道百年来多次患病,但他仍然独自登上了台阶,意味着他积极奋斗,不畏艰难。作者知道吴显道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归期已经到了,因此他的眉头舒展开来,表示对吴显道的祝福和放心。
赏析:
1. 对吴显道的赞美:吴显道是作者的好友,他多次遭受疾病的折磨,但他仍然坚持不懈,独自登台,展现了他的坚强和勇气。这种精神值得赞美和敬佩。
2. 对功名富贵的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功名富贵究竟算得上是一种道德追求吗?作者认为这些世俗的成就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道德和价值。
3. 渊明的赋归去来:渊明是吴显道的别号,他在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作者希望吴显道在归去之后,能够继续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吴显道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对功名富贵的价值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渊明的赋归去来的期望,也体现了对吴显道文学才华的肯定和鼓励。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试问江南客,何时肯度杯。多情是湖水,每日石头来。
哀平外立国权分,只为当时乏嗣君。试问莽新谁佐命,最应飞燕是元勋。
梦魂不入入閒世。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惰游不能耕,心媿新舂白。啸傲茅三间,主人终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