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水东阳去未去,
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
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
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
七里滩前棹奏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的场景。诗人以山水东阳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了吴王送女潮的情景,以及海燕归齐、溪梅开花等景物,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最后,诗人预示着明年十月将有官员前来迎接,七里滩前将奏起箫声,预示着喜庆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水的离去与朋友的相聚进行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痛苦和友情的珍贵。诗中的吴王送女潮一句,展示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内涵。海燕归齐、溪梅开花等景物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两句预示着明年十月的喜庆场景,给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情感,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的珍贵。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典故,使诗词更加丰富有趣。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的才华和对自然、人情的敏锐观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少须召入鹓行。也不念无人荷紫囊。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还朝处,
吕梁三十仞,县水莫知源。雨歇山如沃,波狂岸欲翻。黄云扑古塞,青草织平原。最是关情处,秋霜一夜猿。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嬾擅词场。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卷尽辞穷余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