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连云上汉东。
陆机犹滞洛,念子望南鸿。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楚县入青枫,
长江一派通。
板桥寻谢客,
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
连云上汉东。
陆机犹滞洛,
念子望南鸿。
中文译文: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楚县进入青枫镇,
长江一片畅通。
在板桥上寻找谢客,
想起古邑陶公的事。
雨过后山外清晰可见,
云连着遮住了汉东。
陆机仍然滞留在洛阳,
想着儿子期望看到南方的大雁。
诗意:
此诗是唐代李端写给夏中丞的送别诗,在送别的同时,表达了对夏中丞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楚县进入青枫镇,长江畅通无阻的景象,表达了送往远方任职的夏中丞将可以畅通无阻地开展工作的祝愿。诗中还提到了板桥上寻找谢客的场景,可能是作者在送别夏中丞的同时也在寻找与夏中丞有关的消息或线索。接着,诗中提到了陶公,陶公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可能是表达了对夏中丞在宁国任职时能够像陶公一样有所作为的期望。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雨过后山外清晰可见的景象,与前半部分形成了对比。然后,诗中描绘了云连着遮住了汉东,可能是表达了送别时心情的愁绪,云象征着愁绪遮挡了对未来的期望。最后,诗中提到陆机滞留在洛阳,思念着儿子望着南飞的大雁,可能是作者通过陆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夏中丞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送别的场景和情感。作者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景物的对比和人物的形象描绘来表达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意境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四体非槁木,焉得常无为。下士蔑轨则,德人慎容仪。屈伸一时间,良复关安危。举手一不当,尚难令童儿。横目愚而神,岂可易指撝。造次肆亵慢,合沓来轻欺。臂且有所使,衔袖未出时。恂恂君子心,于此先有思。脱若役吾仆,未容盛气施。刚桀世讵乏,受侮宁无辞。画一发狗纵,厥规
雪梅清瘦,月桂圆冷,天街新霁。想帝辇、三朝薄暮,催促烛龙开扇雉。正拜舞、捧玉卮为寿,花满香铺凤髓。罄禹穴、胥涛万顷,春入南山声里。鼎轴元老诗书帅。体宸衷、双奉亲意。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鼓淑气、遍湖山千里。惊破慳红涩翠。笑那个痴儿无赖。打得
眠云跂石十余年,回首抛官一瞬间。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使君才具合经纶。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举杯相属莫辞频。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梦回跳出铁门限,世上一重人鬼关。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