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送襄陵令李君》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发襄陵新长官,
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
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
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
无苦思归欲挂冠。
诗意:
这首诗词是欧阳修送别襄陵令李君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李君的形象和他在襄陵的执政情况。李君虽然年纪已老,但面色红润如丹,精神矍铄。他虽然身居高位,却能保持谦逊,像五斗米折腰一样,不失为一个好官。他善于享受生活,即使把酒畅饮,也能保持愉快的笑容。红枣林繁盛,象征着丰收的季节来临,而紫檀木的皮肤柔软,抵御春寒。李君治理襄陵时,民风淳朴,政务简明,人们生活得很快乐。他没有苦恼,但思念家乡,渴望脱下官帽归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君的形象和襄陵的情况,展现了一个优秀官员的风采和治理成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欧阳修通过描写李君的外貌和精神状态,展示了他的品质和才干。同时,通过描绘红枣林和紫檀木,表达了丰收和温暖的意象,进一步突出了李君的治理成果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和赏心悦目的感受。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去年江北多飞蝗,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咋行人,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空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古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天公自著思。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非风非月自腾香,我亦何心适与当。此味绝佳谁得解,顾须攀折走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