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谢中舍二首》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
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夸。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
试问弦歌为县政,何如◇俎乐无涯。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谢中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滁南幽谷的景色,以及作者在那里凿井种花的故事。诗中还提到了这个故事已经传给了遗老,而现在世人则以画图夸耀这个故事。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金闺引籍子方壮的羡慕,以及对自己白发盈簪的感慨。最后,作者询问弦歌是否能成为县政,以及与俎乐相比如何。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滁南幽谷抱山斜,
我凿清泉子种花。
故事已传遗老说,
世人今作画图夸。
金闺引籍子方壮,
白发盈簪我可嗟。
试问弦歌为县政,
何如◇俎乐无涯。

这首诗通过描绘滁南幽谷的山水景色,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作者在幽谷中凿井种花,表达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这个故事已经传给了遗老,而世人则以画图夸耀这个故事,显示了作者对自己的创作和努力的自豪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金闺引籍子方壮的羡慕之情,金闺引籍子是指古代宫廷中的美女,而子方壮则指年轻有为的男子。作者自称白发盈簪,表达了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作者询问弦歌是否能成为县政,以及与俎乐相比如何,表达了对政治和艺术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

  • 《社饮》

    东作初占嗣岁宜,蚕官又近乞灵时。倾家酿酒无遗力,倒社迎神尽及期。先醉後醒惊老惫,路长足蹇叹归迟。西村渐过新塘近,宿鸟归飞已满枝。

  •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 《送李尚书镇滑州》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 《再和二首》

    应为开门近太清,故携歌管逐双旌。酒逢欢后宁论量,语到真时不属情。木叶吟风千籁作,菊丛含雨万珠明。知公几案常丰暇,诗思如泉日夜生。

  • 《寄模上人》

    林下逢支遁,人疑是宿生。病怜诗力减,老觉世缘轻。短发吴霜净,归心剡雪明。相思听猿夜,幽梦隔重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