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休上人之荆门玉泉寺》

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
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
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
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送休上人之荆门玉泉寺》
朝代:宋代
作者:韩维

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
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
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
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中文译文】
怜慈真正修行的师者,对世俗之事没有任何追求。
万事皆如沸腾起伏,然后消失不见,只有自身如云般飘逸留存。
楼台与土地都已古老,风雨中的玉泉更显秋意。
如果能够超越尘世之网,与师者共同远离物外游历。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表达了对禅宗修行者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中的休上人是指一位禅宗高僧,他以真正的修行者的姿态示人,对世俗之事不存任何追求,表现出了超脱和淡泊的心态。

诗的开篇,作者对休上人充满怜悯之情,赞美他是真正达到修行境界的人,他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再有欲望或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万物的生灭变化,与休上人自身云般飘逸的形象形成对照,突显了修行者对尘世的超越。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楼台和土地的古老,以及风雨中的玉泉所呈现出的秋意。这些景物的描绘与休上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相呼应,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禅意和意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向往,希望能够突破尘世的束缚,与休上人一同超越纷扰的世俗,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即超越尘世的追求,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对休上人的赞颂和自己的期望,诗人呈现出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 《许国公生辰》

    恭自内出,俭非外饰。恭俭而实,是之谓德。作德日休,心广体逸。何以曰寿,由是而积。

  • 《再次赠张学录韵十诗》

    阅世有顺逆,飞埃噎空虚。旷怀略外物,曲士乃拘墟。

  • 《种竹》

    种竹南墙阴,竹生皆北向。苟非阳在北,竹性安可强。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园葵最柔弱,独取倾心名。

  • 《过郭林宗墓》

    曾披汉史羡冥鸿,身脱虞罗汉已终。遥望仙舟悲逝水,独留荒冢泣寒蛩。碑欹有字腰垂断,树老无枝腹半空。不敢折巾强自附,为君沽酒酹秋风。

  • 《谢张安道惠马》

    従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従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张水部集》有谢裴晋公惠马诗。〉

  • 《分宜迸旅逢同郡客子》

    在家儿女亦心轻,行路逢人捻弟兄。未问後来相忆否,其如临别不胜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