楳埜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
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樽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
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送徐守寺正二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楳埜先生子象贤,
向来心印得单传。
谚云蜡烛真明矣,
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樽有酒,
诟租吏少箧无钱。
玺书底事催归急,
不许邦人借一年。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送别徐守寺正的作品。徐守寺正是楳埜先生的儿子,他一直坚守家族的传统,并以自己的行为展现了家族的品德和价值观。诗中引用了谚语,表达了徐守寺正的高尚品质就像明亮的蜡烛一样,同时也表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就像严肃的蒲鞭一样。
诗人描述了送别场景,徐守寺正要离开,有很多人执贽送行,樽中有酒表示盛情款待,而少数租吏却没有钱财可赠送。玺书中的事情催促着他赶快归去,并表示他不能再借一个年限给邦人。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徐守寺正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使用谚语和比喻的手法,将徐守寺正的高尚品格和严肃自律的态度描绘得淋漓尽致。描述中的执贽送行和丰盛的款待,以及租吏的贫困,凸显了徐守寺正的家族地位和他对家族传统的坚守。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同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诗人也点出了官员贪污腐败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不仅赞美了徐守寺正的高尚品质,还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价值。
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户尚慵开。为怜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树底来。
空山明月静,宿鸟夜惊呼。叶地履声乱,霜林烛影孤。丛岩悬坠石,野水漫平芜。梅信今年早,凭君借一区。
瑞霭薰风遍赤墀,共歌随佛下生时。报班立笋嵩呼远,接宴簪花拜舞迟。联坐不矜朝士贵,缀员深愧醴曹卑。山中雨露恩荣溥,赋得三宫万寿诗。
轮不催生灭。焰里莲开五叶。得金花,成芝草,分无阙。生马钰愚人,然悟家缘痛切。劈恩山,明千古,谈心月。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朝辞羊肠阪,夕望
倚剑西湖道。望弥漫、苍葭绿苇,翠芜青草。华表凄凉市朝古,极目暗伤怀抱。秋色与、芰荷俱老。桂棹兰舟聊遣兴,仗金风、吹使芙蓉破。柳阴里,堪少坐。衷肠底事君知那。要繁弦急管,又且沈酣则个。烟水冥茫黄叶断,嘹唳数声雁过。醉归去、山寒云暮。整日消闲镇来往,问城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