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瑟激凄响,征鸿翻夕阳。
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瑟激凄响,
征鸿翻夕阳。
署分刊竹简,
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
蝉声驿路长。
石渠荣正礼,
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
离魂亦暂伤。
中文译文:
玉瑟发出凄凉的声响,
征程中的雁群翻飞在夕阳下。
将官的名字刻在竹简上,
书蠹保护着书籍的芬芳香气。
黎明时分,马儿的色彩在关城里闪耀,
蝉鸣声伴随着漫长的驿路。
石渠河畔的繁荣彰显着庄严的礼仪,
兰室中重要人物为元方庆贺。
虽然只是暂时的分别,
但离别之魂也会受到一些伤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许著作分司东都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以瑶瑟的声音和征程中翻飞的雁群作为开头,通过音响和视觉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诗人提到将官的名字刻在竹简上,书蠹则是指书籍上的虫蛀,护芸香指的是书籍中的香气。这些描写表达了对书籍和将官的珍视和保护之意,也体现了对文化和知识传承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黎明时分和驿路上的景象,马儿的色彩在关城中闪耀,蝉鸣声伴随着漫长的驿路。这些描写增强了诗词的写实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石渠河畔的繁荣彰显着庄严的礼仪,兰室重要人物为元方庆贺,这里可以理解为对许著作分司东都的祝福和赞美。诗人虽然表示这次别离只是暂时的,但即便是短暂的别离也会带来一些伤痛和离别之魂的感伤。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将官和书籍的珍视,以及对离别情感的体验。同时,通过运用音响、视觉和情感的表现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西白名山处,那堪踏雪观。四围银世界,一色玉峰峦。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溪梅初一二,著意为渠看。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君之在世帝敕下,君之谢世帝敕回。魂之为变性原返,气之为物情本开。於戏龙兮凤兮神气盛,噫嘻鬼兮归兮大块埃。身可朽名不可朽,骨可灰神不可灰。采石捉月李白非醉,耒阳避水子美非灾。长孙王吉命不夭,玉川老子诗不徘。新城罗隐在奇特,钱塘潘阆终崔嵬。阴兮魄兮曷往,阳兮魄
翼翼夫子,令德在躬。道广心平,不外以衷。北山之阳,盘溪之将。以处以安,不骄不亢。
归耕负郭家无牛,手持钓竿何适投。长年惨惨集百忧,土牛未肯随猕猴。秋风别家月未钩,弹铗永叹客五侯。吴江枫落曾四愁,行行重到江东州。谁能著意怜转流,新诗忽俾吟掉头。念将小驻蹇莫留,冰霜岂不思推辀,山川回首空相缪。
来时趁作世情游,归去凄凉遣客愁。万事世间多反复,一生此地几春秋。天寒树老叶全脱,水落岸高溪不流。行路崎岖纵难料,江湖付与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