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彦东还湘》

湖南多爽处,羡子片帆还。
秋影清涵水,烟痕淡著山。
兰风香楚佩,竹泪冷湘斑。
见说诛茅地,江头只数间。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彦东还湘》是宋代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湖南有很多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我羡慕彦东能够驾着轻帆归来。秋天的倒影清澈地映照在水中,山间的烟痕淡淡地笼罩着。兰花的芬芳飘荡在楚国的佩饰上,竹子的泪滴冷冷地洒在湘水上。听说有一片诛茅的土地,江边只有几间房子。

诗意和赏析:

《送彦东还湘》通过描绘湖南的自然景色和一些隐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彦东的思念和对故乡湘水的留恋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湖南的美景,湖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着清澈的水和烟雾缭绕的山。秋天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这里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也引发了他对彦东归来的羡慕之情。

其次,诗人运用了兰花和竹子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楚国的思念和对湘水的回忆。兰花是楚国的象征之一,兰花的芬芳香气在楚国的佩饰上飘荡,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楚国的祝福。而竹子的泪滴则象征着诗人对湘水的感伤和留恋之情,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

最后,诗人提到了诛茅之地和江边的房子,这里隐含着一种世事无常的意味。诛茅可能指的是一种净化土地的仪式,而诗人提及的江边只有几间房子,暗示着人烟稀少,世事变迁,让人感叹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湖南的景色和一些富有意象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光阴易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 《将行示远父秉文四八弟》

    鸡啼午方停,蝉噪暑未秋。寓居虽市近,适意如林投。可人谁能来,王徐真胜流。王居近官道,树林间田畴。徐居复何如,老木荫浊沟。我往必竟日,不为有鱼留。我有长安行,食谋非道谋。王郎上冢去,决焉问吴舟。令弟饥所驱,迤逦从此由。徐郎独不出,于世罕所求。念当为此别,要历

  • 《剔银灯》

    夜永衾寒梦觉。翠屏共、绣帏灯照。就枕思量,离多会少。孤负小欢轻笑。风流争表。空惹尽、一生烦恼。写遍香笺,分剖鳞翼,路遥难到。泪眼愁肠,朝朝暮暮,去便不知音耗。终须拚了。别选个、如伊才调。

  • 《借宿洞门五绝》

    石笋岩头烂熳游,异闻要验佛低头。却教古佛低头笑,笑杀痴人枉刻舟。

  • 《句》

    愁绝江梅开岭岸,不知失脚到南塘。

  • 《晚村》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石教矫玄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