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紫岩来百载余,我公德量世閒无。
官高也只如韦布,家庆真堪入画图。
忙处转多閒气象,平时惟做实工夫。
此行当坐经纶阁,须念苍生已及肤。
诗词:《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中文译文:
自紫岩来百载余,
我公德量世閒无。
官高也只如韦布,
家庆真堪入画图。
忙处转多閒气象,
平时惟做实工夫。
此行当坐经纶阁,
须念苍生已及肤。
诗意:
这是一首宋代陈著所作的《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诗人描绘了姚橘州尚书从紫岩来到金陵,时间已有百载之久。陈著称赞姚橘州尚书的品德高尚,他在世间淡泊名利,从容自在。即使姚橘州尚书的官位很高,也只是像韦布一样平凡,而他的家庭幸福却是堪称画图中的美景。
诗人观察到,姚橘州尚书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保持闲适的气象,平日里专注于务实的工作,不追逐虚名。这次的出行,他应该要去坐经纶阁,这里指的是一个重要的政府机构,表示他将担负起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任。诗人希望他能时刻牵挂着百姓的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
赏析:
这首诗以送行的形式,表达了对姚橘州尚书的赞美和祝福。诗中通过对姚橘州尚书的品德和为政的态度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人崇尚德行和务实精神的价值观。姚橘州尚书被描绘成一个在官场中不谋私利、尽心尽力为民众谋福利的典范。诗人对他的赞美并不是因为他的高官显贵,而是因为他的高尚品质和真实的行动。
诗中还融入了对家庭幸福的讴歌,将家庭生活与政治事务相辅相成。这种将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家国情怀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姚橘州尚书形象的生动描绘,传递了对理想官员和家庭幸福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和家庭价值的追求。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