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杨道士归蔡州》

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
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杨道士归蔡州》
朝代:宋代
作者:王铚

中文译文:
列子风回驭,
林宗雨垫巾。
花明千嶂晚,
云暖一山春。
炉灶聊随俗,
簪裾未称贫。
壶公观中路,
闻道接天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送杨道士归蔡州》。诗中描绘了送别杨道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道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以列子风和林宗雨为象征,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风雨交替的情景。这里的列子风代表狂风,林宗雨则代表雨水,两者交替出现,暗示着万物无常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花明和云暖,以表达美好的景象。花明千嶂晚,描绘了千嶂之间花开的美景,而云暖一山春,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如云般温暖。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表达了诗人的随遇而安的态度和胸怀。炉灶随俗,意味着诗人能适应平凡的生活,簪裾未称贫,则表明诗人并不追求物质的富裕,而更注重内心的满足。

最后两句描述了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壶公是道教中的神仙,这里指杨道士。壶公观中路意味着杨道士是一位修行者,他的修行之路通向天津,也暗示着他将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里的闻道接天津,表达了诗人对杨道士的敬佩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修行者的敬仰。诗中融入了自然的变幻和人生的哲理,展现了王铚细腻的感受力和思想深度。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