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杨制机赴召》

一年两别故难堪,一世斯人况不凡。
发共素心明耿耿,骨如修节瘦蔪蔪。
日开黄道天三接,夜榜清湘月半帆。
各自青灯同晓梦,芒鞋踏遍武夷岩。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送杨制机赴召》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杨制机分别的心情和对杨制机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年两别故难堪,
一世斯人况不凡。
发共素心明耿耿,
骨如修节瘦蔪蔪。
日开黄道天三接,
夜榜清湘月半帆。
各自青灯同晓梦,
芒鞋踏遍武夷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杨制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杨制机的敬重和惋惜之情。

首先,诗人在诗中表示与杨制机一年分别两次,这种别离之苦难堪。这种离别的频率增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凸显了与杨制机的深厚情谊。

其次,诗人称赞杨制机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他们的心灵相通,彼此理解,素心相投。这种默契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珍贵,也让别离更加令人痛感。诗人用"发共"来形容他们的心灵相通,"发"意味着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诗中还描绘了杨制机的身体状况,他的骨骼修长,体态瘦削。这种描写展现了杨制机的精神与品质,他的骨子里是坚毅而纤细的。

接下来,诗人运用黄道、天、三接等词语,描绘了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明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些描写将离别的情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杨制机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他们各自在夜晚独自点亮青灯,共同追求梦想。芒鞋踏遍武夷岩,则展现了杨制机的勇敢和探索精神。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杨制机的钦佩和祝福,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离别的情景和对杨制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贵和对杨制机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杨制机身体特征的刻画,凸显了诗人与杨制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杨制机品质的敬重。这首诗展示了友谊的力量和对别离的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

  • 《从宋宪登万景楼》

    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閒。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盼间。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洲渚递隐见,烟霞渺斓斑。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不减鹳鹊楼,可想

  •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龙焙黄封锡有功,谨严正味德相同。便知钧播无求备,更借扶南两腋风。

  • 《金陵杂兴二百首》

    不论城外与城中,时节欢然一笑同。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

  • 《无题》

    群山起伏朝灵岳,恰似千官奉至尊。吴蜀未平宜假手,顾将馀力致乾坤。

  • 《纸》

    家住稽山剡水头,陈玄毛颖忆同游。荣封楮国金符在,尺素修成五凤楼。

  • 《人鬼吟》

    既人能事人,又焉能事鬼。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