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從教不展眉,且图家国立雄基。
谋臣猛将今何在,万里风清祇自知。
《颂一百则》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国兴盛的追求以及对于时局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老从教不展眉,
且图家国立雄基。
谋臣猛将今何在,
万里风清祇自知。
诗意:
这位野老虽然年迈,却从未失去对家国兴盛的追求。
他为了建立国家的雄基而努力奋斗。
然而,那些有才智的谋士和勇猛的将领如今都在何方呢?
唯有那些身处千里之外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风清气正的局势。
赏析:
《颂一百则》这首诗词通过对野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国兴盛的追求和对时局变迁的关切之情。野老代表着那些为了国家的繁荣而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们。他们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持着对家国的关心和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诗中提到的谋士和将领,暗示着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华和能力。然而,时局的变迁使得这些英才不再得到应有的重用,他们的才能被埋没,或者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被人们所称颂。这也反映了历史变迁中人才流失的现象,以及政治权谋对于人才命运的影响。
最后两句“万里风清祇自知”,表达了那些身处风清气正之地的人们深切了解时局的真相。他们在宁静之中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而那些远离这种环境的人们则无法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变化。
《颂一百则》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国兴盛的追求和对时局的思考。通过对野老、谋士和将领的描写,诗人传递了对于默默奉献和被埋没的人才的敬意,并呼唤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尊重。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芳草随君自有情,不关山色与猿声。为看严子滩头石,曾忆题诗不著名。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化工团蜡作寒梅,绝胜牛酥点滴开。不是前村深雪里,蜜蜂应认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