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骑铁马入重城,敕下传闻六国清。
犹握金鞭问归容,夜深谁共御街行。
《颂一百则》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表达了作者曾骑着铁马进入重重城池,使得六国的清音得以传闻。诗中还有描写作者归来时手握金鞭,问路人的容颜,以及深夜时谁与他一同巡街的情景。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颂赞一百种事例,曾骑铁马入重城。
敕下传闻六国清,犹握金鞭问归容。
夜深谁共御街行。
诗意:
这首诗以豪迈的口吻,描述了作者骑着铁马进入重重城池的情景。他的行动使得六国的清音传遍大地,彰显了他的威严与力量。回到家乡时,他手握金鞭,询问路人的容貌,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家乡人民的关心。在深夜里,他与谁一同巡街呢?这是一种神秘而引人遐想的情节。
赏析:
《颂一百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铁马入重城的形象揭示了作者的英勇和决心,他的存在让六国的声音传遍世间。金鞭问归容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他关心家乡的变化,并渴望与人民共享归乡的喜悦。夜深御街行的情节增添了神秘感,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想,想象着作者与谁一同在深夜中巡街的场景。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铁马、金鞭和夜行等形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英雄豪情和神秘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会被作者的壮丽情景所吸引,同时也沉浸在作者对归乡和家乡的情感之中,进而引发自己对故土的思考和回忆。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董卓犹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杨时。善人寿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护持。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群山皆玉立,中有一峰危。天近秋云薄,松深夜月迟。洞因寻药入,席为听泉移。此趣无人会,临风酒一卮。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我行自东,不遑居也。)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