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一默翁入浙》

有佛处不得住,铁鞭击碎珊瑚树。
无佛处急走过,澄潭不许苍龙卧。
三千里外莫错举,剔起眉毛眼卓坚。
与麽则不去也,百城烟水难图画。
摘杨花,摘杨花,未容眨眼早忘家。
赵州舌本悬千日,石火电光追莫及。
纸灯吹灭便知归,落在吾家第二机。
翻身倒握乌藤去,千圣罗笼不肯住。
何时砥柱障颓波,大扇真风满寰宇。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一默翁入浙》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一位修行者离开这个地方去浙江。
有地方供奉佛祖,便不能久留,
用铁鞭击碎了珊瑚树。
无地方供奉佛祖,就急忙赶路,
来到一潭清水,不允许苍龙停留。
三千里外,不要搞错方向,
拔起眉毛和眼睛都要坚定。
若是和你在一起,我便不去了,
百座城市的烟水难以用画笔描绘。
摘下杨花,摘下杨花,
还没来得及眨眼就忘记了家。
赵州舌头悬挂了千日,
石头火花和闪电都追不上它。
纸灯一吹灭,就知道该回去了,
掉在我家的是第二个机会。
翻身倒握住乌藤,离开这里,
千位圣人的罗网不肯让我停留。
何时能够成为坚定的支柱,挡住汹涌的波浪,
大扇子真正的风充满整个世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修行者离开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追求和不断超越的精神。诗中通过对佛教的象征物和修行者的行为进行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凡俗、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诗中的“有佛处不得住,铁鞭击碎珊瑚树”表达了修行者在有佛供奉的地方不能久留,象征着修行者的追求超越世俗和对修行道路的坚守。而“无佛处急走过,澄潭不许苍龙卧”则描绘了修行者在没有佛供奉的地方匆忙赶路,象征着修行者对于修行道路的不停歇追求。

诗中还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修行者的精神状态和境界。例如,“三千里外莫错举,剔起眉毛眼卓坚”表达了修行者在远离尘嚣的路途中要坚定目标、保持清醒的意志;“摘杨花,摘杨花,未容眨眼早忘家”则描绘了修行者对于名利的超脱和对家庭的舍弃;“赵州舌本悬千日,石火电光追莫及”表达了修行者对于智慧和灵性的追求超越凡俗。

整首诗词流畅而精练,通过对修行者行为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追求超越的精神追求和对于佛法的坚守。它呈现出一种超越尘嚣、追求卓越的境界,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 《送彭应期下鄱阳》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 《偈颂一百零九首》

    祖翁阃域,扑地掀天。亲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 《赠吴生》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 《邻舍横逆》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余。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 《为徐太初友人陈府判赋梅居饯行》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朋来满口誉风神,俨若眼底逢佳人。枝间独具先天易,惟有太初心默识。雅游拟问古航船。索笑相亲须有缘。閒中积岁玩风月,虐甚祁寒饮霜雪。此往春浮雨露香,归来万玉争辉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