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逸人归茅洞》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逸人归茅洞》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逸人归茅洞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中文译文:
三位仙人离群白鹤,各自栖息在一座山峰上。
你离去穿过茅草的洞,我在此人们才开始采摘草药幼苗。
花朵连成一片云彩般地接近,松树像流水一般蜿蜒遥远。
我想起了你寻找幽静的伴侣,我只能空歌散步到正午时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逸人(指隐士或道士)离开了现世的喧嚣,回归到茅草洞中修行的情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逸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比,以及他们追求寻幽的心境。

首先,诗中提到了三位仙人,它们分别骑着白鹤栖息在不同的山峰上,象征着逸人追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而诗人自己则代表了现世的常人,他在逸人离去后开始采摘草药,表明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琐事。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凸显逸人的归隐之境。他描述了花朵连成一片,如云彩般接近,松树蜿蜒遥远,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逸人追求与自然融合、寻找宁静的心愿。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身份来思念逸人,并表达了对逸人寻找幽静伴侣的祝愿。他说自己只能在正午时分空歌散步,暗示了他对逸人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逸人归隐和现世的对比,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逸人追求宁静与自由的愿望。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渲染了自然之美和人们对自由和寻幽的向往,传达了对逸人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螺髻峰》

    山无重数总蟠青,直北孤峰最有情。天巧绾成螺髻样,梳云沐雨百娇生。

  • 《山居杂诗九十首》

    古半喜妙供,溪荪种匀抽。蘸水浮翠蝟,络石骈栗皱。薿薿巧凝绿,梢梢眇含秋。相对几案间,萧然无与俦。

  • 《蜡梅》

    百花结成虹,花香蜡不香。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

    更上一层楼,清风似饵钩。钎鳞吞不得,莫怪钓竿头。

  • 《雪中不见女几山》

    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杳霭间。洗眼来看无处觅,不知可复在尘寰。

  • 《和芙蓉和尚四句偈颂·死蛇惊出草》

    金鞭遥指玉堂寒,惊起将军夜出关。三尺镆铘清四海,搀枪一扫绝痴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