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黔江秋水浸云霓,
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
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
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
却将山屐上丹梯。
译文:
黔江的秋水渗透着彩虹,
独自驾舟行进在慈航的航路上,不迷失方向。
猿狖偷窥僧房,树叶摇动,
蛟龙听到咒语,浪花平静下来。
像莲花一样,领会了半部佛经的心境,
询问菊花,手上自带新作的诗篇。
常常说摩围像灵鹫一样神奇,
却用山屐踏上丹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黔江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航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黔江秋水和云霓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寓意着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独泛慈航路不迷”表达了作者独自航行的决心和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凭借慈航的导引找到正确的方向,不会迷失自己的航程。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猿狖偷窥僧房的情景,以及蛟龙听到咒语后平静的浪花。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神奇和对人类的关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莲花和菊花作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莲花,领会佛教的智慧,同时他也向菊花请教,手上自带新作的诗篇,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表达了作者对摩围山的景色的美誉,将其比作灵鹫,但自己却用山屐踏上通往高处的丹梯,显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事业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比喻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表达了他对航行、领悟和追求的向往,具有深邃的诗意和情感。
垂及七旬叟,行将三伏时。归期秋未定,病势夜尤危。眼困终难寐,心明尚可医。阴寒伺阳燠,间隙不容丝。
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风马云车下九天,郊柴初告帝心虔。天如倚盖临坛上,星若连珠绕御前。缥缈佩环参雅奏,迢嶢楼阁抱非烟。侍臣举酒欣相属,醉看参横左右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