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石上君携我,今日溪边我送君。
世事尽从朝晚过,人情难必死生分。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送裕师骨》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别去年石上君携我,
今日溪边我送君。
世事尽从朝晚过,
人情难必死生分。
译文:
去年,石上君带领我离去,
今天,我在溪边送别君。
世事如同早晚来去,
人情难以决定生死间的分离。
诗意:
《送裕师骨》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诗词。作者苏泂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去年石上君和作者一同离去的情景,而今天,作者在溪边送别君,意味着君已经归于故土。诗人通过描绘时间的流转和人情的无常,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和生死的无常是不可避免的。
赏析:
诗词以简洁的句子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去年的离别与今天的送别相对照,凸显了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变迁。"世事尽从朝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常的感慨,人们的命运和经历都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发生变化。而"人情难必死生分"这句话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在生与死的边缘,人情关系也往往难以决定。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震撼。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汉衩帷幄有真儒,五百余人辙予卢。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唯有清风闻,时时起泉石。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朝离淮阴市,春水满川平。依依道边人,送我亦有情。千里积雪消,布谷催春耕。人家远不见,柳色烟中明。轻舟鸣桹子,野静遥相应。连网收泼刺,嘉鱼饱南烹。平生晤语欢,促膝联弟兄。相逢古难得,白发老易生。樯乌飞更北,汴柳绿相迎。从今淮山梦,却在凤凰城。
嘉荐芳美,灵莱宴娭。斿车结云,若风马驭。既至而喜,锡我蕃禧。嘉承天贶,曼寿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