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过山阴接甬东,正当两国画屏中。
岩岭僧井通江水,门外商帆落海风。
尽日挥弦无一事,平时推轂有诸公。
此行绝胜人人羡,莫恨犹怀五两铜。
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谢涛子。
《送余姚知县陈最寺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谢绛。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稍过山阴接甬东,
正当两国画屏中。
岩岭僧井通江水,
门外商帆落海风。
尽日挥弦无一事,
平时推轭有诸公。
此行绝胜人人羡,
莫恨犹怀五两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谢绛送别余姚知县陈最寺丞的场景。诗人在山阴稍作停留,接着就要继续向东前行。他感叹这里的景色如同两幅国画的屏风一样美丽。山上的岩岭和僧人的井都与江水相通,门外的商船在海风中飘摇。整天弹琴无事可做,平日里推动政务车轮的诸公也在这里。这次行程非常出色,人人都会羡慕,不要因为只带了五两铜钱而心怀不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示了宋代时的官员生活和旅行经历。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情感和观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情风物的敏锐洞察力。
首先,诗中的山阴和甬东是具体的地名,通过稍过山阴、接甬东的描写,给人一种旅途的感觉,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想象。诗人将这一景色比作两幅国画的屏风,凸显了其美丽和壮观之处。
其次,诗中描绘了岩岭和僧人的井与江水相通,以及门外商船在海风中飘摇的景象,增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活力。这些描写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融,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
诗人以自省的态度写道,整天弹琴却无事可做,平日里推动政务车轮的诸公也在这里。这种对官员生活的描绘,呈现了当时官员们的闲适和忙碌的对比,以及诗人自己的独特体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旅行的满足和自豪之情。他说这次行程绝胜,人人都会羡慕,不要因为只带了五两铜钱而心怀不满。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旅行感到满意,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法,认为无论财富多少,内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通过对旅行经历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感悟和对官员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内心满足和珍惜人生的态度。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驴鸣并犬吠,皆标第一义。幪头都不知,一体包天地。
骋驾向名都,纵观极西京。煌煌九衢里,列第起雕甍。虹梁驾层汉,翚阁凌紫清。高槐荫金沟,弱柳垂雕楹。前扬许史镳,后拥金张旌。燕姬抚瑶瑟,赵女弹鸣筝。欢娱岂终极,为乐拟千龄。清川去悠悠,白日光易倾。金谷叹绿珠,上蔡悲苍鹰。繁华会当歇,大运有亏盈。勿嗤黔娄室,寂寞
浑沦朴散,天地始玄黄。乌飞兔走渐生,群物类开张。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错了鸿ㄨ体段,憎爱日相望。却认父母形骸。做我好容光。劫劫轮回贩骨,受尽苦和殃。何人闻早,寻他归路,莹然恢廓旧嘉祥。
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中夜事忽变,西风延蓐收。云雷西北来,弥漫布九州。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
箫鼓声中醉九旬,落红万点正愁人。眼明忽见倾城色,更向尊前作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