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激电奔是处闻,绿週青绕四无分。
哦诗几侧风前帽,纵目閒看雨后云。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松原山行七绝》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电激电奔是处闻,
四周绿树环绕,青草绵延。在这个地方,你可以感受到闪电的瞬间、雷声的轰鸣。
哦诗几侧风前帽,
诗人抬起头,略微侧身,遮挡住额前的帽子。这样的细节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留意和敏感。
纵目閒看雨后云。
抬头放眼,随意观赏雨后的云彩。这里的"纵目"意味着放松的目光,不拘束于特定方向或对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心态。
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间环境的景象,通过描述闪电、绿树、青草、雷声、雨后云彩等元素,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美妙和诗人对自然的敏感感受。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刻,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色。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细节描写,诗人将读者引入他的视角,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间的景色和氛围。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瞬间的珍视。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士元骥足思腾踏,盍有刘琮不告时。
良友嗟尘网,相斯物外游。求珠非赤水,不死是丹丘。几上麟交擗,樽中蚊乱浮。仙家一度醉,人世几千秋。药气多留鼎,茶香细出瓯。尧人方旷荡,容易学巢由。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着几人。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邻。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一语解纷吾岂敢,只应行道亦酸辛。
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心不乱、形太劳至差一毫,皆出老、庄及诸道书、仙方、禁诫。]颜回何为者,箪瓢才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张苍何
妾似春蚕抽缕。君似筝弦移柱。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归去。归去。遥指乱云遮处。
绿锁窗前双凤奁。调朱匀粉玉纤纤。妆成谁解尽情看。柳转光风丝袅娜,花明晴日锦斓斑。一春心事在眉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