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衣裂溪上风。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高云在下,
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
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
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
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
衣裂溪上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尧臣送别庐山上的云从上人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云雾漂浮在山下,山谷隐没在半空之中。山势层峦叠嶂,绿意葱茏,正好望见太阳即将落山。诗人不知道野外的僧人何时归来,寒冷的石径却容易通行。松树之间无人整理,已经落下的松针如同断裂的鬃毛般散乱。独自行走时遇到夜晚的寒冷,衣衫破裂受到溪上的风吹袭。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山高云在、诸壑藏半空等描绘手法,展现了庐山壮丽的山势和云雾缭绕的景象。山脉层峦叠嶂,如同千重万重的翠绿屏风,正好对照着夕阳的余晖。同时,诗人以庐山寺僧云从的离去为线索,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之情。诗人不知道云从什么时候才会归来,但庐山的石径寒冷却并不妨碍他的行走,反而显得通畅易行。诗中的松树和落叶形成了独特的意境,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以寥寥数语描绘出松树杂乱的景象,增添了凄凉之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独行逢暮寒时的孤寂和无助,衣裂溪上风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颓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庐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孤独的心境,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意境的感受。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欻从山之幽,劚断云根移。劲挺隐珪质,盘珊缇油姿。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阳篱落有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