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早鸣珂。
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送张端明赴召》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殿曾收最上科,
甘泉扈驾早鸣珂。
金陵已奏三年课,
玉烛宜调四气和。
诗意:
这首诗是周必大写给张端明的送别之作。张端明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官员,他曾在春殿中荣获最高的科举成绩,也曾在甘泉宫中作为随驾官员,早早地被召唤参与朝廷事务。金陵是指京城,张端明已经在那里为朝廷服务了三年。玉烛是宫廷中使用的贵重烛台,诗中表示应该调整烛光,使其与四季的气候相协调。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张端明的赞美和祝福。首两句提到张端明曾在春殿中取得了最高科举成绩,显示了他的才华出众,而后又提到他早早被召唤参与朝廷事务,说明他的能力和品德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重用。接下来的两句中,金陵指的是京城,表示张端明已经在那里为朝廷服务了三年,展示了他的忠诚和勤奋。最后一句以玉烛为象征,表达了对张端明前途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应时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简洁明快,用意深远。通过对张端明的成就和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宫廷和朝廷的场景,展示了宋代官员的荣耀和责任。这首诗既是一首送别之作,也是对张端明的劝勉和鼓励,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和庄重感。